返回
頂部
少妇呻吟视频在线播放
首頁 > 南京 > 正文
南京文脈究竟多悠久?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納入重點工作

現代快報( 記者 胡玉梅)60萬年前,南京直立人已經在湯山一帶“安家”;1.1萬年前,南京人已經會燒制陶片;4000多年前,南京人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湖熟文化…南京這樣一座古城,到底有多少秘密待發現?

近日,南京市文物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總結了近年來南京文物工作成果,研究部署新時代南京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會上將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納入了重點工作任務。將開展一系列的考古研究和展示工作,如:建設考古標本陳列館、六朝石刻展示館、宋代貢院遺址展示館等。


△朝天宮


亮成績 

在全國率先推行“考古前置”


近年來,南京文物事業量質齊升。

近年來,南京加強政策配套,制定《南京城墻保護條例》《南京市地下文物保護條例》《南京市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條例》等法律法規,出臺《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實施意見》《南京市“十四五”文物發展規劃》。加強統籌規劃,全面廓清南京文物資源家底,提升一批重要文物的保護級別,重大文物保護工程、文化遺產重點項目不斷推進。加強保護管理,夯實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基礎工作,建立健全文物保護體制機制。


△官窯山磚窯考古發掘現場


考古發掘有效服務大局。在全國率先推行“考古前置”改革和開發區文物資源區域評估,把文物保護工作由“被動跟進”變為“提前主動”、由“不可知”變為“早規劃”,為服務城市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南京文物資源豐富,先后編制完成30余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開展重點文物保護修繕工程200余處,市級以上文保單位新增56%,公布一般不可移動文物1596處。公布第一批南京市革命文物名錄,其中不可移動革命文物58處、可移動革命文物4279件(套)。

來南京,總要去一趟博物館吧。據了解,南京市備案注冊博物館達到68座,其中國家一級館5座、二級館4座。

如何讓文物”活“起來?南京亮出了佳績。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維修項目入選國家文物保護最高獎“全國優秀古跡遺址保護項目”,美齡宮修繕工程榮獲第二屆“全國十佳文物保護工程”,江東門“萬人坑”遺址創新保護展示項目入選“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案例”,惲代英烈士殉難處及新四軍一支隊指揮部舊址修繕和展示利用工程入選江蘇省“十三五”期間十佳紅色遺產保護和展示利用優秀工程。


△小西湖有機更新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遺產保護獎


官窯山明代官辦窯場遺址、伍佰村孫吳丁奉家族墓、西營村南朝佛寺遺址3個考古發掘項目先后參評“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西營村南朝佛寺遺址獲“中國社科院考古學論壇2021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入圍獎。


展未來

構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南京段”1+10“體系


摸清底數,將文物保護規劃納入城市國土空間規劃。以《關于讓文物活起來 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南京實施方案》為契機,推動南京文物資源稟賦有效轉化為文化發展動能……會上,還對南京市的文物工作進行了再部署、再推進。

在文物治理上,將把文物保護規劃納入城市國土空間規劃。同時,筑牢防線,提升文物行政執法和監管效能。統籌基數,強化系統性保護,推進風貌完整的歷史城區及重點歷史文化街區、歷史風貌區保護更新。

在地域文明探源上,將出臺《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實施方案》,構建六大類26項工作格局。做好考古成果轉化文章。加強學術研究和社會協作,做好考古成果的闡釋發布、資料匯編及成果展現。


△玄武區南京林業大學南大山明墓出土 青花梅瓶


在申遺上,南京除了明孝陵是世界文化遺產,南京城墻、龍江船廠遺址、浡泥國王墓、鄭和墓、洪保墓都在申遺,而且南京還是”中國明清城墻“申遺工作的牽頭城市。未來,南京將進一步推進”中國明清城墻“”海上絲綢之路“項目申遺工作,擦亮歷史文化金字招牌。

在文物活化傳承上,將實現南京文博場館公共服務水平的再提升。扶持培育博物館集群聚落,推進長江路、老城南、鐘山博物館集群聚落創新融合發展,扎實推進“博物館之城”建設“雙百計劃”。

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再精進。構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南京段“1+10”項目體系,爭取長江文化博覽園暨長江文化博物館項目列入國家重點項目庫。文化遺產傳播媒介平臺再拓展。建設南京文物數字活化利用展示平臺,推進特色文物主題游徑工程,加強文物價值的挖掘闡釋和傳播利用。


探文脈

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納入了重點工作任務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本次文物工作會議將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納入重點工作任務。通過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實施,形成一批有南京標識的重大探源成果,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大遺址與考古遺址公園,培育一批學術前沿領軍人才。以考古和歷史研究成果深刻揭示南京地域文明特色和歷史貢獻,彰顯南京在中華文明中的文化特質和重要地位。

如何進行南京城市的文明探源?據了解,包括考古、大遺址保護展示、課題研究、成果展示等六大類26項。

地域文明探源考古工作上,將開展以薛城遺址、昝廟遺址、西街越城遺址為重心的考古項目,加快成果轉化。

在推進大遺址保護展示工程上,將重點推進南朝陵墓群、南唐二陵、明故宮遺址三個國家大遺址,南京人化石地點、明孝陵兩個省級大遺址的保護展示工程。

在打造考古遺址公園精品工程上,重點建設石頭城、大報恩寺、明代寶船廠、明城墻磚官窯考古遺址公園、南京城墻外郭考古遺址公園。

完成國家與省級專項成果。推進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南京官窯山明代官窯遺址、南京明代徐達家族墓地、南京溧水至高淳沿線土墩墓、胥河南京段考古調查和勘探等考古專項課題研究,提升學術地位和影響力。

設立南京地域文明重大科研課題。面向全國發布南京早期人類和古環境研究、南京史前文化譜系研究、湖熟文化與秦淮河流域文明演進研究、南京都城空間布局和城市變遷研究、長江文化南京段文物資源研究等具有重要價值的科研課題。

啟動文明探源成果展示工程。建設考古標本陳列館、六朝石刻展示館、宋代貢院遺址展示館,彰顯南京地域文明中的南京文化特質。

(南京市文旅局供圖 編輯 周冬梅)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www.wirep.cn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