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項鳳華 徐蘇寧)如何讓養老服務業吸引人、留住人、培育人?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江蘇省副主委、無錫市主委,江蘇省無錫市副市長盧敏帶來一份《關于促進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提案》,為養老服務高質量支招。
△盧敏
盧敏介紹,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是影響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除了目前養老服務人才隊伍除了缺口大,還存在 " 兩高 "" 兩低 " 的突出問題,即高年齡、高流失;低學歷、低薪酬。養老服務人才供給與老年人日益增加的多元化、專業化、個性化服務需求的失衡狀況不匹配。
為此,盧敏建議完善頂層設計,強化政策保障。研究制定養老服務人才專項發展規劃,明確行業發展目標,指明職業發展方向,出臺養老服務人才發展實施方案,配套人才培養、留用、職業發展、職稱評審、待遇保障、傾斜政策等具體舉措。持續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拓寬社會融資渠道,重點加大對服務失能、半失能老年群體的緊缺型技能人才的培養。
養老服務人才要從源頭上培養。盧敏認為,應健全培養機制,推動產教融合。以適應養老服務機構及社區居家養老護理型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推動高等學校和職業院校增設涵蓋家庭護理、醫療康復、健康管理、社會工作、康復輔具應用、院感控制等學科的養老服務專業,培養具備“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能力的復合型護理人才。探索“學歷教育+職業培訓+繼續教育+實習實訓”四位一體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引導各類主體參與建設養老健康服務人才培養基地,促進提高養老服務實踐操作水平和職業素養。
此外,還要暢通養老專業技術人才上升通道,推進醫養服務機構中的醫護人員享有與其他醫療機構同等專業技術培訓、繼續醫學教育資格和職稱評定待遇。建議人社部門聚焦養老服務人員水平評價,加快完善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社會化認定機制,建立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體系,增加行業發展吸引力。鼓勵各類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加強養老服務人才供需對接,提供政策咨詢、就業指導、職業介紹等服務幫扶。
除了提高待遇、給晉升通道外,還要加大宣傳力度,提升養老服務人才的社會地位。呼吁大眾關心關注養老服務行業,對從業人員給予更多認同、理解和支持,共同改善養老服務從業氛圍。各級政府開展的各類評比表彰活動、對象向基層一線養老服務機構和養老護理員傾斜。加大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先進事跡和職業精神宣傳力度,樹立行業典范,增強職業認同感,使養老護理員成為受尊重的社會職業。
(編輯 周冬梅)